在制造型企業的精益車間中經常會見到以下幾種現象:
①公司高層去精益車間現場巡查很短時間,就會發現大量問題,而現場人員卻發現不到,高層非常著急而基層卻習以為常;
②問題經常出現反復,舊問題未解決,新問題又出現;
③一線員工對于自己區域問題養成了班組長安排才去整改的習慣等。
以上問題的根源其實就是精益車間管理巡檢沒有抓好,在企業中,管理巡檢形式化,基層人員為了巡檢而巡檢;日常時不做巡檢,在檢查時才臨時抱佛腳等情況,都體現了管理巡檢只做了表面。那精益車間管理巡檢的落實到底有哪些好處,下面我們詳細探究:
一、精益車間管理巡檢是鍛煉基層管理人員發現問題的有效工具
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有一雙鷹的眼睛特別重要,只有問題能夠發現,才有解決和提升的可能,而能夠發現問題也是管理人員晉升必需的指標之一,而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精益車間的管理巡檢就是賦予基層管理人員發現問題的工具,用于不斷鍛煉提升管理者發現問題的能力。管理巡檢能夠發揮此作用是需要一定周期的,3-6個月不等,基層管理人員對巡檢一般從不接受到接受適應再到習慣的過程,而習慣后發現問題的深度、顆粒度都會有明顯提升,這其實就是管理人員發現問題能力的提升。這個過程企業需要有耐心,精益車間持續管控管理巡檢,先以問題數量為關注點再向問題質量轉移的思路。
二、精益車間的管理巡檢是管控問題、改善問題的來源點。
精益車間巡檢發現的問題是有重復的,這種問題是不能放過的。重復性問題一般分成兩種類型:
一種是執行力問題,比如勞保護品穿戴、物品三定等,這種問題出現重復,意味著此類問題近期需要重點管控了,比如班前班后會的強調、考核或周期性整改活動等方式來快速剎住此類問題的再擴延。
另一種是改善類問題,這類問題的出現一般是設備設施安裝、工藝設計等環節上考慮不全面,導致員工操作上不方便、不易辨別等問題最終導致出現了問題,而這些問題是需要去做改善的,企業可以結合魚骨圖/why-why分析原因分析等管理工具制定相對應的改善措施,降低員工犯錯機率。
精益車間的重復性問題分析是需要車間主任對問題做好篩選和引導的,而這兩類問題的管控和改善,其實就是管理不斷提升完善的過程。
三、精益車間的管理巡檢是班組內部管控公平化、清晰化的體現。
班組長對每位成員需要考評,而精益車間的巡檢問題點就是考評點的具體來源。
有好多班組在月底評價上采用主觀評價或大鍋飯的方式,這種評價對意愿高能力強的員工殺傷力是很大的,長而久之,好的員工也會毫無斗志甚至離開團隊,而根源就是班組內部管控不能獎罰分明、缺乏公平公正。做好精益車間的管理巡檢,可以將巡檢問題點轉化成員工考評點,通過實際問題來評價員工當月的表現情況,有理有據,所以獎罰分明、管控細化的班組都會充分利用好管理巡檢這個工具,來推動精益車間班組團隊的自主提升。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精益咨詢師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