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年入千萬?面對這個問題,有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提出一個成功率最高的建議:找一位年入千萬的高人,然后復制他的一切做法,在這個過程中,切記:不要嘗試判斷、不要嘗試思考!
為什么不要嘗試判斷?因為如果你站在現在的認知水平上去思考,你會發現大多數這個高人的做法你都不理解,甚至和你原有的想法截然相反,然后就會產生猶豫,放棄行動。這就是失敗的開始。道理很簡單,如果你能理解這個高人的所有做法,那你早就是千萬富翁了!
類似的情況,優制咨詢的咨詢老師在多年的咨詢生涯中也曾經多次遇到。曾經有一次給某個集團企業進行班組建設咨詢項目的TWI中工作關系輔導,向大家傳授了經典的工作關系中一個工具,教導管理者如何正確對待犯了錯誤的員工,才能讓他心悅誠服的接受指正,發自內心的改正錯誤。這時,一位五十多歲的老班長不服氣的站了起來,直接反駁老師:“老師,我認為沒這個必要!我當了快三十年的班長了,沒有用你說的方法去管員工,不是照樣管的好好的?你講的方法太麻煩了!”
當時我看了這個班長幾秒鐘,猶豫了一下,慢慢的告訴他:“所以你快三十年了,仍然只是一個班長……”。我之所有猶豫,是因為這句話他可能很不喜歡,甚至會傷到他的自尊,但是這卻是事實,這位班長可能幾十年了,都沒有想明白一些道理,所以只能徘徊在這個高度上。
在接受新事物的過程中,我們一直接受的教育是,要帶著思考去學習,班組建設咨詢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其實思考是一個雙刃劍,用好了可以讓我們更加深刻的理解接受的新事物,但是事實上是很多人并沒有真正的用好“思考”這個武器,在面對別人傳授的經驗,尤其是自己從未聽說過的一些東西時,往往潛意識的進行自己的判斷,如果判斷這個東西和自己的認知不一致,可能就會得出一個結論:這是不對的!然后就拒絕接受這些新事物,從而錯失了一個成長的機會。
人的認知都是有局限性的,當我們聽到一個全新的概念和理論時,如果不能真正的懷著空杯心態,而只是局限在自己的認知上,這時候的思考往往成為我們的枷鎖。班組建設咨詢活動可以通過理論和實踐的方法為基層管理者打破這種枷鎖。
所以,蘇格拉底說:“承認自己的無知,乃是開啟智慧的大門”。
談到這個話題,就不得不提心理學上一個非常著名的理論:達克效應。達克效應的核心意思是說,一個知識越貧乏,見識越短的人,就越是會有一種奇怪的勇氣和一種莫名其妙的自豪感,對于自己的判斷有著巨大的堅定的信心。因為知識越貧乏,這個人所相信的東西,就越絕對。因為他根本就沒有聽過與此相對立的觀點和質疑聲,根本沒有想過事物還有其他的可能性。會本能的、堅定的說出三個字:不可能!
我們來做個小測試吧:一個下雪天,漫天的雪花飛舞,這個時候如果身邊的一個人告訴你,潔白的雪花在他眼中是五顏六色的,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是不是想著,不可能!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就不詳細說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網上搜索,相信大家會明白了,提示一個關鍵詞,色錐(或視錐)細胞。
所以能夠誠實地對待自己,接受自己的無知,才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要想個人能夠成長,就要停止無謂的、無意義的思考,真正懷著空白心態,才有可能邁過愚昧之峰,進入開悟之坡。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精益咨詢師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