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優制前期一篇名為 “問題解決從正確的認識問題開始”的中文章,從解決問題追求的目的及不良是否顯化,把問題分為了三類:恢復原狀型問題,防范潛在型問題和追求理想型問題。所以,知道自己面對的問題的類型非常重要,因為不同類型的問題解決的關注點和思路會有所差異。
所謂防范潛在型問題的不良,雖然當前尚未顯化,但是未來可能會顯化,例如:“行業里新進入和我們競爭的企業”,“工作用的硬盤存儲了大量的數據”,“正在外出時,發現外面快變天了”等。此類問題解決的目的是防范可能出現的不良。
真正的問題解決者,不會被動的處理精益車間已經顯化的不良,而是要更積極的發現和防范潛在型的問題。本文將向讀者闡述精益車間防范潛在型問題的解決關注點和思路:
精益車間的防范潛在型問題有以下兩大關注點:“預防”和“應對”并進,預防指的是預防可能的不良發生,應對指的是當不良發生時能夠很好的應對而不是被打得個措手不及,因此預防和應對就是精益車間防范潛在型問題的兩大關注點。
防范潛在型問題解決的關注點之一:預防不良的發生
精益車間預防潛在不良的發生有以下兩種途徑,分別是:
由下而上法:從個別的狀況和現象,思考可能發生的不良狀態;
由上而下法:先假設最后會發生的某種不良狀態,再思考可能引發這個狀態的個別誘因。
無論通過哪一種途徑,課題是要確定引發不良狀態的因素,也就是引發不良狀態的誘因。
由下而上法
運用由下而上法,首先是借由分析現狀,從目前能觀察到的一些特定的狀況或現象著手。由下而上法遵循以下四個步驟:
- 從現狀中確定必須注意的特定因素
- 假設不希望發生的不良狀態
- 擬定預防策略,排除可能的誘因
- 事先擬妥發生不良狀況時的應對策略
1.從現狀中確定必須注意的特定因素
前文提到的“如行業里新進入和我們競爭的企業”,“工作用的硬盤存儲了大量的數據”,“正在外出時,發現外面快變天了”就是從現狀中確定的特定因素。
2.假設不希望發生的不良狀態
從現狀中確定必須要注意的特定因素后,接著要具體做出歸納,推測將來是否會發生不良狀況。可以通過問自己“所以呢”,“之后會如何?”總結出不良狀況,如。
狀況:工作用的硬盤存儲了大量的數據
問:“所以呢”,“之后會如何?”
答:“硬盤可能會損壞”
問:“所以呢”,“之后會如何?”
答:“如果硬盤損壞,重要數據會丟失”
狀況:正要外出時,發現外面快變天了
問:“所以呢”,“之后會如何?”
答:“可能會下雨”
問:“所以呢”,“之后會如何?”
答:“如果下雨,會被淋濕”
這些會導致不良結果發生的因素就是誘因,找到誘因是步驟2的關鍵所在。
3.擬定預防策略,排除可能的誘因
確定誘因后就是擬定預防策略排出這些誘因,但是首先是區分可控誘因和不可能誘因,如前面的案例中,“硬盤可能會損壞”是可控誘因,“天可能會下雨”是不可控誘因。我們當然要針對可控誘因擬定預防策略,如果針對不可控誘因擬定對策,不但達不到效果反而令你勞神傷財。
4.事先擬妥發生不良狀況時的應對策略
即使排除了可能的誘因也要采取這一步驟,因為排除了誘因不良狀態還是有可能發生。因此要實現擬定當不良狀態發生后的應對策略。
由上而下法
運用由上而下法,首先是假設不希望發生的結果,也就是以最終的不良狀態著手,再查明誘因。由上而下法遵循以下四個步驟:
- 假設不希望發生的不良狀態
- 確定引發不良狀態的誘因
- 擬定預防策略,排除可能的誘因
- 事先擬妥發生不良狀況時的應對策略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精益咨詢師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