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車間的管理巡檢,作為管理人員及時掌握現場狀況,并將異常及時消除,提升現場管理質量的必用工具,是企業管理人員必須扎實做好的實用技能。但在我們輔導的企業里,剛開始接觸到精益車間的管理巡檢表,用“兩張皮”、“雞肋”來形容毫不為過,那為什么出現這種狀況,結合輔導企業的情況,主要存在的現狀如下:
1、巡檢表檢查項設計出現兩個極端。
①巡檢表檢查項過于簡單,有的甚至沒有檢查項只是空格表,只將發現的問題填上去即可。
②檢查項特別繁瑣,很多需要周期性拆卸檢查項都作為日檢查項,而這些檢查項來源于說明書的照搬......
2、巡檢表檢查內容來源于主管部門設計,很多檢查項不貼合實際。
3、巡檢表填寫要求不統一。有直接填寫問題的,有畫“v”和“X”的,一個車間不同管理者使用方式也不一樣。
4、車間管理者各自為戰,巡檢記錄自行收集匯總,沒有管控要求。
......
而通過我們輔導優化后的精益車間管理巡檢內容,都有如下特點:
①現場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巡檢問題數先升后降,最后會持續維持在相對少的水平上
②管理巡檢成為了車間有序開展的管理活動,綜合巡檢和專項巡檢并行開展
③車間管理人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有了明顯提升,團隊執行力顯著變化。
這些特點的存在,主要是我們在推進過程中更多關注的是給精益車間的管理人員”賦能“,即:管理人員在管理巡檢應用過程中的收獲,在應用過程中能力和意識的提升。要做好這些,設計好管理巡檢表只是最基本的,而引導車間管理人員科學規范應用并養成習慣才是關鍵。
而實現管理人員的”賦能“是不容易的,是需要具備一些關鍵事項,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管理巡檢表不是巡檢項越細越好,而是適用最好。
很多人認為管理巡檢表內容做的越細,管理巡檢才能做好,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一個人能不能快速發現問題是與經驗有關系的。比如:公司高層每次現場檢查都會發現很多問題,而我們車間管理人員在現場卻沒有發現,但他們也沒有用管理巡檢表,這主要還是與他的閱歷經驗有關系。而我們制作的管理巡檢表就是幫助車間管理人員積累經驗的,所以要讓管理人員適用,比如每次巡檢時間在半個小時左右為最佳,如過長,管理人員反而容易厭煩,不利用應用。
二、根據職責定巡檢項,綜合和專項巡檢要分清,聯合巡檢要組織。
車間管理人員有綜合管理人員(車間主任、班組長)和專項管理人員(安全員、設備員、質量員等),所以管理巡檢表每個人員是不同的,在制定時需要經過①劃分巡檢區域②巡檢項目清單羅列③篩選④初稿確認及試運行⑤定稿等環節,才能確定每個人適用的管理巡檢表。另在應用時,聯合巡檢需要定期開展,它對個人巡檢能力的提升、驗收現場管理成果、推動疑難雜癥的解決有很好的帶動作用。
三、問題分析工具要應用,問題管控和改善措施。
管理巡檢的應用,發現問題是其一,推動解決和改善是其二,在應用之初,巡檢數據的分析工具應用及問題措施的跟進就需要跟進。有序推進的企業,巡檢問題數先升后降是正常的開展狀態。
精益車間的管理巡檢作為保證企業生產能夠正常有序進行的必要措施,做的好與壞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通過管理工具的應用,為管理人員正確”賦能“,促進管理人員人才育成,搭建起公司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梯隊,這才是企業管理提升的所需要的路徑。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精益咨詢師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