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益生產咨詢的質量管理中,我們要防止不良品的產生,需要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即過程決定結果。要想使產品結果是合格的,就得要求過程也得是穩定的,所以我們質量管理重點就是管理過程,保證過程處于受控穩定狀態,如果人、機、料、法、環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不穩定狀態,而我們沒有及時采取措施調整,最終就可能會產生不合格。
那怎樣才能有效控制過程呢?是根據以往的管理經驗還是科學的管理工具呢?答案肯定是科學的管理工具。這就用到了精益生產咨詢中質量過程管理的一大利器——控制圖的應用。那今天給大家講述一下控制圖的具體應用。
一、控制圖介紹
1、控制圖的定義
控制圖,又稱為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統計過程控制)圖,是一種針對過程質量進行測定、記錄、評估,從而監察過程是否處于控制狀態的用統計方法設計的圖。通常由三條平行于橫軸的直線構成,包括:
中心線(CL, Central Line)
上控制線(UCL, Upper Control Line)
下控制線(LCL, Lower Control Line)
2、控制圖的基本原理
控制圖是統計量T的正態分布圖在時域上的具體展示,它是由T的中心線μ、上下限控制限μ±3σ(標準差)和按時間順序用統計量的數據點T這三個基本要素組成。樣品在均值加減3σ范圍內概率為0.9973,如果樣品出現在范圍外,就說明該樣品出現了異常。在這里舉生活/工作中的兩個例子,相信更容易理解:
①我們上班時間通常在40-45分鐘,結果有一次用了55分鐘,通過了解是由于路上出現交通事故導致堵車造成的,這就是異常。
②產品色譜查看主峰純度通常在99.00%-99.50%,有一次產品主峰純度為89.65%,通過追溯是由于反應不完全導致,這就是異常。
因此,控制圖將上下控制線設定在±3σ的位置,用以判斷過程是否受控,及時發現過程中出現的異常。
3、控制圖的判斷準則
判斷準則包括兩類:
①越出了界限。即超出了±3σ。
②在±3σ界限內,但是排列的形狀有缺陷。
二、控制圖常見八種類型及對策方向
1)連續3點有2點在中心線同一側的B區外
2)連續5點中有4點在中心線同一側的C區以外
這兩種情況常見原因有:
①控制過嚴 ②材料品質有差異
③檢驗設備或方法不相同 ④不同品質材料混合使用。
3)連續6點遞增或遞減
這種情況常見原因有:
①設備緩慢磨損 ②工作者疲勞效應
③不良件累計 ④工作環境改變
⑤操作者技術逐漸進步 ⑥原料均勻度緩慢改變 ⑦測量設備改變。
4)連續8點在中心線兩側,但沒有一點在C區中
這種情況常見原因有:
①數據來自兩個不同群體 ②數據分層不夠
5)連續9點落在中心線同一側
這種情況常見原因有:
①產品品質已發生變化,需要追溯原因,查找對策 ②中心值可能發生偏移
6)連續14點相鄰點上下交替
這種情況常見原因有:①不同批次產品/設備生產 ②技能不同的員工操作
7)連續15點在C區中心線上下,即全部在C區內
這種情況常見原因有:①產品質量已經改善 ②數據造假 ③數據分層不夠
8)1點落在A區以外
這種情況常見原因有:
①已發生非機遇原因,需要追查原因并采取對策 ②中心點可能發生偏移
三、控制圖的常見分類及應用范圍
控制圖分為計量型和計數型兩類。
1、計量型控制圖包括:
①均值-極差圖。最常用的控制圖類型,應用條件:2≤樣本量<6,靈敏度不高,樣品量不會太大。
②均值-標準差圖。應用條件:樣本量≥6,靈敏度較高,但樣本量相對較大。
③中位數控制圖。一般會在社會和人文方面數據統計應用。
④單值-移動極差控制圖。應用條件:樣品量=1,適用于樣品不宜獲得,抽樣成本比較高(破壞性實驗)的質量特性。
2、計數型控制圖包括:
①不良率控制圖。用于控制對象為不合格品率或合格率等計數值質量指標的場合,樣本量不固定。
②不良品數控制圖。用于控制對象為不合格品數的場合,以數量作為管控指標,樣本量應固定,比如按照每周/每月統計。
③缺陷數控制圖/單位缺陷數控制圖。用于控制單一設備設施、某個關鍵區域所出現的缺陷數目。
④Laney P'控制圖。當子組數據比較多,過程中有一些每天都在發生的異常,可以選擇使用,可以過濾掉微小異常,關注到真正異常。
以上就是精益生產咨詢中控制圖應用的情況,使用控制圖,可以區分特殊原因變異和常見原因變異,可以有效避免一個錯誤是將所有事情都視為特殊,或者把一切異常都當作例行公事。它對于及時發現異常、預防不合格品產生、質量品質的持續改進、提升增強員工質量意識都很有幫助,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應用。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精益咨詢師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