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咨詢中的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可以說是每一個企業都會開展應用的環節,在我們輔導精益生產咨詢的企業中,KPI、平衡記分卡、360度績效評估都是常見的應用,那它們有什么區別和聯系?應用的績效考核工具是否適合企業的現狀?下面我們一探究竟。
一、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的區別
績效管理是通過對企業戰略建立、目標分解、績效評價,績效結果應用等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最終實現組織戰略及目標,以及激勵員工持續改進的管理活動。
績效考核是以人力資源部為主、個別職能部門參與,按照企業既定的績效管理方案,對各項主要指標完成結果進行考核,形成客觀、公正的評價。
所以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主要區別如下:
①績效管理是過程,而績效考核是管理手段,它是過程的一部分。
②績效管理關注的是過程管理,而績效考核重視的是結果。
③管理者的角色不同。在績效管理中,管理者是教練,他通過持續的與下屬的溝通指導,幫助下屬完成任務達成目標;而績效考核中,管理者是裁判。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的績效管理工具,常用主流的包括:KPI、OKR、BSC、PBC,那它們適合于哪些企業呢?
二、常見績效管理工具的應用
①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是關鍵績效指標,它是將企業戰略目標經過層層分解成可操作性的戰術目標。一般會分解成企業級KPI、部門/車間KPI、個人KPI。它是通過設定關鍵績效指標來激勵、引導員工關注當期業務重點, 提高自身績效來實現公司的中、短期戰略目標。它適用于穩步發展和成熟期、集團公司的企業,適用范圍為傳統行業、生產制造行業等這種生產流程相對固定、業務穩定的企業。
②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是目標與關鍵成果,它是衡量團隊和個人成功的重要方式,它一般會設定1個關鍵目標或幾個可量化的關鍵成果來推動績效管理。它的目標設定具有挑戰性和注重于鼓舞人心,以激發成員的動力和創造力。適用于創新型、快速變化的業務環境的企業。
③BSC(Balance Score Card)是平衡記分卡,主要是根據公司的愿景與戰略, 從學習與成長、內部流程、顧客和財務四個維度分析, 確定支撐這四個維度的關鍵指標。它強調的是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平衡、長期和短期的平衡、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平衡另一方面則強調四個維度之間的驅動關系, 通過學習與創新來優化內部流程, 使顧客滿意, 從而提高企業財務績效。它是一個系統性的工具,更適用于集團公司為下屬事業部、子公司確定整體戰略目標和戰略行動。適用于有子公司的集團公司、跨國公司等。
④PBC(Personal Business Commitment)是個人績效承諾,是年初員工在充分理解公司業績目標和KPI指標基礎上,再和部門經理指導下制訂自己的PBC,并列舉出為了實現這些業績目標、執行方案和團隊合作這三個方面所需要采取的具體行動,如同員工與公司簽定了一個一年期的業績合同。它一般以季度作為節點,以年度作為績效兌現。
以上就是常見的績效考核管理工具,具體選擇哪種方式,需要基于企業的戰略以及業務方向、規模等綜合考慮。
三、常見的考評開展方式
①自我述職:被考評者需定期(比如每季度或每年)提交自我述職報告,總結在工作中成績和存在問題。這種方式有助于被考評者自我反思以及上級對其進行評估。
②上級評價:上級對下屬的工作表現進行評價,通常采用打分或定性評價。這種評價可能包括對管理者的工作業績、管理能力、工作態度等方面的考量。一般會結合企業績效考核方案開展。
③360度考評:這是一種績效評價方法,包括上級、同事、下屬以及自我的評價,是一種比較高效的考評方式,易于做出比較公正的評價,缺點是來自各方面的評估,工作量比較大,也可能存在非正式組織,影響評價的公正性。它一般適用于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的考評。
以上就是精益生產咨詢中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的常見內容,績效考核是一把雙刃劍,做好績效管理,應用好績效考核工具,可以正向激勵各層級開展工作,有效推動公司上下完成業績指標。而如果應用不好,可能產生副作用。希望企業能夠做好選擇,重視績效管理,將工具用好。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精益咨詢師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