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精益咨詢的企業輔導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企業人員有上臺演講的場景,也看到過很多人員掉到“坑”里的情況,比如:
1)上臺緊張,說話語無倫次,表達的信息在上臺前幾分鐘一直吸引不到聽眾。
2)自認為有說服力或搞笑的事例,出現了“冷場”,聽眾沒有反響。
3)在臺上只顧說自己的,沒有顧及底下聽眾的反應。
......
以上這些“坑”的存在,相信演講后的效果不會太好,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把握住聽眾的耳朵,無法吸引住他們。在精益咨詢所倡導的高效溝通理念中,演講也是重要的一環。
有一種形容,說演講者是一名帶著聽眾在天上飛的導游,不讓聽眾掉下去,是演講者的職責,我覺得是非常貼切的。成功的演講者,應讓聽眾感受到“禮物”的誠意,向聽眾傳遞到有價值的思想、知識、啟發聽眾的需求。那上臺演講有哪些“坑”和哪些技巧可以借鑒呢?在精益咨詢的思維模式里,這也是值得深入探討的。
一、常見的演講的“坑”。
1、推銷式演講,即演講的時候只講解某個東西特別好,卻不講解這個東西到底是什么。演講的目的是饋贈給聽眾禮物,在跟別人講之前,要問自己,我給聽眾的禮物是什么,在哪里。這在精益咨詢強調的精準傳遞價值中是相悖的。
2、漫談式演講。常見的話語是“今天我沒有特別的準備”“咱們隨便聊一聊”,自認為體現出一種自然的狀態,其實是對聽眾的不尊重。這在精益咨詢注重的嚴謹專業態度方面是不可取的。
3、自己人方式演講。演講內容都是與自己相關內容,沒有考慮聽眾的需求。要明白,別人是對你的輸出感興趣,而不是對你的事情感興趣。這與精益咨詢以客戶(聽眾)需求為導向的理念不符。
4、形式大于內容的演講。這是常見的打雞血演講,臺上人慷慨激昂,再加上動感或感人的旋律,底下的人感動的稀里嘩啦,但結束演講后,會發現找不到講解重點。這種模式是通過嘈雜的環境把你帶偏,讓你沒有思考的空間,是外部常見的一種營銷手段。在精益咨詢角度來講,內容的實質才是關鍵。
二、演講中常用的應用技巧。
1、要用簡短的語言說清楚演講主線。
克里.安德森說過,一定要在15個字之內就把你的演講主線說清楚,否則可視為沒有主線。在精益咨詢里,簡潔高效的表達是非常重要的溝通原則。
2、演講內容中要有“坡道”和“甜點”。
“坡道”理解為主題的目的和意義,要放在演講的前面,它的作用就是把聽眾吸引過來,而“甜點”就是最后的總結,它要作為最后對聽眾的饋贈。這就如同精益咨詢項目中清晰的目標設定和成果交付。
3、有效建立“聯系”。
這個環節是指演講前的前幾分鐘如何打動聽眾,這尤為重要,這是演講者建立信心的關鍵環節,有哪些技巧呢?
1)眼神交流。
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在觀眾席里尋找面色友善或喜歡配合別人的人員,通過眼神、互動等方式來暖場。
2)展示脆弱。
展示自己的短板,愿意將自己的脆弱展示給別人分享,或者那自己的事情開玩笑,這種姿態很低的方式,容易得到聽眾的認可。比如:郭德綱開場白,經常是“我是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就是應用了前期他的故事來展示自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3)讓聽眾笑。
比如找到與主題相關的笑話,或嘗試用一些視覺資料等方式,想辦法讓聽眾笑場。
4)放下自我。
用一種普通人的心態去演講,別把自己當成領導或者名人。這里舉一個反面例子:前期馬云有一次演講被很多人詬病,被稱為史上裝的演講,是他說我錯誤的事是成立阿里巴巴,這個典型是把自己當成名人的表現。
5)講故事。
用故事開頭,很容易建立聯系,講故事需要有主人公,需要有引起聽眾的細節或懸念,所以故事得有血有肉,不能干巴巴。
4、有效的解釋。
要把一件事情說明白,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人在心理上有”知識的詛咒“,即自己覺得講的很清楚,但聽者就是聽不懂,主要原因是在講之前,我們大腦里就有講解內容的完整的旋律,而聽者是沒有的。所以要想解釋清楚,需要對完全沒有根基的東西講明白,這要做到:
①從對方的角度出發,講出他們能夠感知到的東西。
②點燃對方的好奇心。
③逐一介紹概念。這個過程中,用比喻、引用事例等方式把這里面的邏輯講清楚。
這個環節需要提前認真的去準備,一步一步的去推理和整理,準備好演講稿。這和精益咨詢項目中對問題的深度剖析和方案規劃是類似的。
5、有效的說服。
這是基于有效的解釋基礎上演講時的應用。而說服別人需要打破他原來的舊思想,那前面的鋪陳非常重要,用案例、比喻等各種方式做一個足夠鋪陳,對方才能容易接受給到他的觀點,然后再用到4中逐步推理的概念,一步步的講。這也如同精益咨詢中改變企業固有觀念,推動變革的過程。
6、展示。
就是應用多媒體手段,把你的主題用圖片、視頻、聲音等方式展示出來,使你的演講更加生動形象,如虎添翼。
以上就是上臺演講時常見的坑以及一些實用技巧,當然這也是一些基本的應用技巧。先進的演講者是思想與技巧的有效結合,能夠時刻以聽眾為中心,明確演講主線、真誠表達、結構化設計及反復打磨,相信普通人也能成為舞臺的焦點。在精益咨詢的實踐中,這些演講的理念和技巧也能助力企業更好地溝通與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精益咨詢師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