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相信大家都會有以下類似的經歷:
1)外出旅行時,精彩或糟糕的場景經歷會是你對這次旅行記憶深刻的部分,而過程中的事件比如:擁堵、飲食、酒店情況都不會有太多記憶。
2)去超市采購物品,和商家產生了爭執等不開心的事情,出門時超市贈送的零食或小贈品,會讓你對本次的采購評價又峰回路轉。
3)培訓時間很長,讓你倍感無聊,好感全無,但結束時開展的娛樂活動,又讓你感到培訓很有意義。
4)………
以上這些經歷,其實揭露了人類記憶中的非理性特點,即人的感受并不是對事件的平均體驗,而是由極端事件和結尾的瞬間體驗來主導的。這就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提出的心理學理論——峰終理論,即人類對一段經歷的體驗和評價,主要取決于關鍵時刻和結束時刻。核心內涵包括:
1)高峰時刻:指體驗中強烈的情感點,無論是正向(如驚喜、成就)還是負向(如挫折、痛苦)。我們在應用時,就要設計高潮,在流程中刻意制造驚喜或成就點。
2)結束時刻:指體驗的結尾部分。即便過程中有諸多不愉快,若結尾是愉悅的,整體評價也會偏向積極。我們在應用時,就要優化結尾,確保是正向的,比如感謝、獎勵、明確下一步計劃。
3)過程被弱化:無論體驗時長多長,人們只會記住高峰和結尾的感受,其他細節會被逐漸遺忘。
只要我們理解了這一定律,將關鍵時刻和結束時刻的感受引導到我們的需求,相信就會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可從以下環節入手:
一、在于客戶交互時,注意設計“高峰”和“終值”體驗。比如:“高峰”主要考慮客戶的核心痛點,刻意尋找超出預期服務;終值:以友好收尾,贈送小禮品或提供后續支持承諾等,強化了客戶好感。
二、 團隊管理與激勵時,設計關鍵策略和創建儀式感,提升團隊直觀體驗。 比如:
1)實現目標后的慶祝勝利活動來強化成就感;任務結束時提供獎勵增強正向記憶。
2)創建儀式感,提升過程體驗。比如:班組會的整隊流程、口號;管理例會中的節奏流程設計;集體活動時應用條幅、集體合影等環節的設計等,都可以使團隊感受評價升級。
在班組建設咨詢中,這一方法尤為重要。通過設計班組活動的高峰和結束時刻,可以顯著提升班組成員的歸屬感和積極性。例如,在班組建設活動中,可以通過設置團隊挑戰環節(高峰)和集體慶祝環節(結束)來強化團隊凝聚力。
三、會議與活動設計時,優化會議的高潮和結尾。比如:增加互動、音樂等場景,增加吸引力;將核心議題或創意討論安排在會議中期,激發參與感;以明確的行動計劃和鼓勵性總結收尾。
在班組建設咨詢中,優化會議設計可以提升班組成員的參與感和滿意度。例如,在班組會議中,可以通過設置互動環節(高峰)和明確的任務分配與鼓勵性總結(結束)來提升會議效果。
以上就是峰終定律的常見應用,它揭示了人類記憶的非理性特征,通過管理“高峰”和“終值”體驗,可以顯著提升他人對工作成果、服務或合作關系的評價。無論是客戶溝通、團隊激勵,還是個人職業規劃,只要考慮應用,相信會幫助我們在復雜場景中塑造更積極的記憶和口碑。
在班組建設咨詢中,峰終定律的應用可以幫助企業更高效地管理班組,提升團隊凝聚力和工作效率。通過設計班組活動的高峰和結束時刻,企業可以塑造更積極的團隊文化,推動班組的持續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精益咨詢師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