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PM咨詢活動中,日常保全是設備維護的一項重點工作,日常保全按周期來說,一般指的是實施周期在一個月內的保全活動,例如:每日、每周、每月等;按實施者區分,分為現場生產人員(一般是設備主操人員)進行的和設備人員進行的;按類別常見的是清掃、點檢、加油潤滑三大類。
TPM咨詢活動的日常保全是現場實施頻率最高、涉及的負責人員最廣的保全活動,也是設備維保重要的基礎工作,因此日常保全的實施效果直接影響到設備的狀態。鑒于以上兩個原因,日常保全的實施出現問題的頻率也是最高的,優制咨詢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日常保全常見的問題與解決思路:
問題一、日常保全的實施形式化、應付了事,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在TPM咨詢輔導時,很多企業的領導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如何避免實施日常保全的過程中,出現“兩張皮”、“只點不檢”等應付了事的行為。在實際的現場診斷中,幾乎每個沒有系統推行TPM咨詢活動的企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每個企業基本上都有一些自己制定的日常保全基準,但是實施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其中現場人員或者設備人員敷衍了事的行為尤其常見。那么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呢?
如果反問對方,你覺得為什么大家不能認真的執行TPM咨詢活動的日常保全呢?很多企業的管理者會不假思索的回答,因為現場人員執行力太弱,簡單來說就是有懈怠、偷懶和敷衍的心態,不重視、不認真對待日常保全這項工作。由這樣的原因判斷,自然接下來衍生出來的對策就是加強監督、檢查,通過負向激勵如處罰等手段來希望避免這樣的現象。而實際結果來看,這樣的措施并不能奏效。
那從結果上來看,措施不能有效解決問題,一定是沒有找到真正的原因。TPM咨詢活動日常保全的形式化也是進入了這樣的誤區。我們來思考一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雖然不可否認,現場人員雖然確實存在或多或少的懈怠現象,但是總體來說,企業的現場人員,包括生產人員和設備人員,都是希望自己使用的設備能夠順利穩定的運行的。沒有人喜歡操作一個整體出故障、運行中頻繁出現異常的設備的。這一點上,現場人員和管理者都有著共同的目標的。所以從出發點來說,基本上沒有現場人員是故意不去實施對設備有利的要求,如日常保全的清掃、點檢、加油的這樣事情的。
既然從態度上沒有太大問題,那么問題一定是出在了方法上了。經過幾十個企業的實地調研,我們發現了一個幾乎是通病的問題,這也是TPM咨詢活動的日常保全沒能真正開展的根本原因:那就是現場的日常保全基準書,和設備真正的維保需求并不匹配。簡單來說,就是日常保全的實施要求,與設備的穩定運行之間并不存在著強相關的聯系,這就導致了大家對日常保全的要求失去了信心,自然也就不會認真實施了。
具體來說,現場剛開始發行了一份日常保全的基準書時,現場人員會認真的開始實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會發現一個規律:即使認真的實施了TPM咨詢的日常保全活動,設備照樣會出現各種異常和故障,設備狀態并沒有因為TPM咨詢日常保全活動而有著明顯的提升,雖然每天按照要求仔細認真的執行了,但是設備仍然會出問題;反之,即使沒有認真的進行TPM咨詢日常保全活動,在某段時間,設備照樣運行的很順暢,大家看不到實施日常保全和設備穩定運行這兩者之前有什么必然聯系。這樣的情況下,現場人員自然就會對日常保全的真正意義和價值產生懷疑和否定,那“兩張皮”、“只點不檢”的現象出現,是必然的結果,即使是在重重的處罰措施壓力下,也只是把表格填寫的符合要求,不被處罰,真正的實施日常保全要求,是不可能的。
我們可以拿到企業現在的TPM咨詢活動的日常保全基準書,放在面前,來自問一下:我們有沒有信心和現場人員保證,是不是只要按照現在的日常保全基準認真實施了,設備的異常和故障就會明顯減少;反之,是不是只要大家不去認真實施,設備的狀態就會開始惡化,出現各種異常?
從之前的幾十個各種行業的企業調研結果來看,存在“兩張皮”、“只點不檢”現象的企業管理者,沒有一個能自信的給出肯定的答案的。連管理者對這個TPM咨詢日常保全的實施基準都沒有信心,怎么可能讓現場人員來認真的執行呢?這就是問題的根本原因所在。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