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車間現場的管理者巡檢是日常工作中必做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是精益車間現場實際巡檢時,經常會有這樣的問題:
巡檢發現的問題重復的發生,尤其是執行類問題,如:物品不按規定擺放,反復出現;
班組長巡檢時發現不了問題,巡檢后判定現場基本正常,但是車間主任或領導們檢查卻發現一堆的異常問題和偏差;
班組長發現問題后要求現場整改,員工們有各種的理由解釋,覺得無法執行整改要求;
巡檢發現的有些問題和其他部門相關,只靠現場的力量無法解決;
……
以上種種問題,本質上是管理者對精益車間巡檢的底層邏輯認知不清,把巡檢做成了體力勞動,而不是腦力勞動,無法發揮管理的智慧。具體表現為:
把精益車間巡檢做成體力勞動的表現:班組長按照巡檢表,走遍了負責的區域,發現了一些問題,然后記錄下來,通知負責的員工進行整改,第二天又發現了同樣的問題,繼續指正、整改,長此以往,日日重復,巡檢了幾個月,之前發現的是哪些問題,現在發現的還是老問題,根本不去思考背后的原因和徹底解決方法,輕車熟路的發現老問題,只是消耗了體力;車間主任巡檢,發現了問題,然后通知班組長整改,第二次還是同樣的問題,和班組長的巡檢沒有什么本質區別。班組長和車間主任就這樣勤勤懇懇的重復著同樣的事情,每天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體力,現場卻沒有什么改觀。
很明顯,這樣的結果不是我們想要的,隨著精益車間現場巡檢的持續開展,和不斷的改善,現場的問題應該逐漸的下降,慢慢的管理者在現場發現的問題應該越來越少。要想做到這樣的結果,就要把巡檢做成一個腦力勞動,帶著思考進行現場巡檢。
1、減少漏檢率。
這是精益車間主任巡檢的主要目的。車間主任巡檢的第一目的并不是為了發現問題,因為班組長已經在每天巡檢了,發現問題的主力軍應該是班組長,班組長在現場的時間更長,人數也比精益車間主任多,應該要比主任發現問題更多,更及時。
因此精益車間主任巡檢時,當發現現場有問題時,第一時間應該是確認班組長的巡檢記錄上是否已經發現了此問題。如果班組長已經發現了,那車間主任是否進行記錄已經不重要了;如果班組長沒有發現,此時應該把班組長叫過來,和他們一起分析漏檢的原因,是能力問題還是態度問題,或者是對巡檢條目理解不足、或者要求太低等等,然后一起分析如何防止以后精益車間巡檢時如何能夠發現這些問題。
因此,精益車間主任巡檢的主要目的是驗收班組長的巡檢效果,并幫助班組長們提升發現問題的能力,直到主任在現場發現的所有問題,班組長們都已經發現。
2、減少再發率。
精益車間的主任和班組長在現場巡檢時,發現現場問題時,如何整改解決,是第二步要做的事情,最重要的、首先要做的,是和責任區域的員工們溝通,了解問題出現的原因,一起討論如何改善才能防止此類問題下次再發生、或者減少發生的概率。
從表面上看,這會花費很多時間,但是從長久來看,這個時間是非常值得的。比如:精益車間現場有人隨意放置工具,如果只是糾正,可能只需要一分鐘,但是要分析大家隨意放置的原因,并制定出防止以后發生的對策,可能需要半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而且還要跟進一些改進措施,這就讓很多管理者沒有耐心去做。但是如果只是糾正而不考慮預防,實際上是用體力上的勤奮來掩蓋腦力的懶惰。
只有不斷的分析和改進漏檢率和再發率,才能真正的讓精益車間現場的問題越來越少,最終不斷靠近零偏差的目標,這樣的帶著思考的巡檢,才能真正發揮巡檢的作用。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精益咨詢師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