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時間是工業工程的作業測定領域研究的一個分支。標準時間在《工業工程手冊》里的定義,是指一位擁有平均技術水平的作業人員,以規定的作業方法,用正常速度完成一定單位量的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其中包含人所必需的寬放時間以及由于疲勞、延遲所需的寬放時間。
從其產生的歷史淵源看,當初作業測定的目的是為作業人員決定公平的報酬提供基礎,為了得到作業人員認同,必須科學地設定標準時間。如今標準時間是企業經營管理各個方面進行定量的、科學的決策的重要依據。在精益咨詢中,標準時間被視為工廠管理的核心工具之一,幫助企業實現高效的生產運營。
然而現在許多公司和工廠沒有認識到標準時間管理的意義和重要性,或是沒有標準時間,或是將以前的標準時間套用在不同的產品和工序上。科學管理的創始人泰勒曾經說過:“沒有測量就沒有管理”。經營管理中使用的、基于準確測定的標準時間至少有以下七大作用。
第一,確定正確的作業標準和改善方法
工廠在生產產品時,必須事先確定好生產工序與作業方法。通過標準時間的測定,可以從時間和成本方面對不同作業方法進行比較,并選擇最佳作業方法。同時,在探討作業方法的改善方案時,也需要用到標準時間作為比較和評估的基礎。在精益咨詢中,標準時間的應用幫助企業優化作業流程,提升生產效率。
第二,設計及選擇合適的生產設備、工裝模具等
在設計和選擇生產設備、工裝模具等時,標準時間是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通過討論和比較時間與成本,可以得出可能的產量及需要的設備臺數等,并使用標準時間來評價投資效果,從而確保所選設備和模具能夠滿足生產需求并具備較高的性價比。在精益咨詢中,標準時間為設備選擇和投資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第三,確定車間作業的組織方式
工廠中無論是流水線還是大量機器作業,作業平衡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通過標準時間管理,可以探討和確定一人究竟可以操作多少臺機器、流水線應該如何安排作業等問題,從而達到優化產線作業組織方式、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在精益咨詢中,標準時間的應用幫助企業實現產線的高效組織和管理。
第四,用于績效管理
標準時間是績效管理的重要依據。通過比較實際時間與標準時間,可以推算出作業績效和設備績效,進而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如果使用通用的標準時間評價法,可以公正地評價不同工廠、不同產品和設備之間的績效,為企業競爭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在精益咨詢中,標準時間為績效管理提供了量化的評估工具。
第五,用于成本估算管理、預算管理和定價
以標準時間為基礎,可以估算成本以及計算勞務費的標準成本。再加上材料費和間接管理費等標準成本,可以管理標準成本和預算,并決定銷售價格。同時,在成本績效方面,可以在標準時間的基礎上分析時間差異和單位時間的薪酬差異等,從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成本差異。在精益咨詢中,標準時間為成本控制和定價策略提供了科學依據。
第六,確定計件工資、外包費用等
在采用計件工資制或效率工資制時,或是委托其他公司進行零件加工或裝配作業時,標準時間是制定單價和計件工資制結構的重要依據。通過標準時間的測定,可以確保工資和費用的公平性,并避免不必要的爭議和糾紛。在精益咨詢中,標準時間為薪酬和外包費用的制定提供了公正的基礎。
第七,用于生產排程以及確定生產周期和交貨期
在制定生產計劃和產線排程時,標準時間是不可或缺的參考依據。通過以標準時間和實際效率為基礎進行計算,可以準確地確定每天的產量、估計生產周期、決定需要的天數和交貨日期等關鍵信息,從而確保生產計劃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在精益咨詢中,標準時間為生產排程和交貨期的確定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綜上所述,標準時間管理在工廠管理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優化產線作業組織方式等方面的效果,還為企業的績效管理、成本估算管理、預算管理和定價等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在精益咨詢中,標準時間的應用幫助企業實現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從而提升整體競爭力。因此,工廠應該高度重視標準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和意義,并加強相關工作的實施和推進。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精益咨詢師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