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交付是PMC工作的目標,為了達成此目標,再生產環節需要對精益車間的常用物料設定安全庫存,安全庫存的存在旨在平衡庫存成本與缺貨風險。然而,提到精益車間安全庫存的設定,筆者發現大部分企業都是采用可不科學的方法,而且筆者還發現,在供應鏈管理中,精益車間安全庫存的設定也是一個難點,甚至筆者發現,很多PMC的從業人員一談到安全庫存的設定就會面露難色。再次,筆者對安全庫存設定方法的系統化總結,結合不同方法的適用場景和關鍵考量,期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
一、 安全庫存的目的和相關參數
為了理解安全庫存設定的方法,我們首先需要對精益車間物料安全庫存存在的目的有著深刻而準確的了解。物料安全庫存主要的目的是避免生產斷料,安全庫存設定的過低,則斷料風險就會高,安全庫存設定的高,斷料風險是低了,但是庫存成本就會高。因此,安全庫存的設定是基于斷料風險和庫存成本之間的平衡。要掌握安全庫存設定的方法,我們還要理解以下的相關參數和術語。
· 物料平均需求q
特定某種物料一段時間周期內的單位時間需求量平均值,單位時間常用天表示。
· 物料單位時間需求波動標準差δd
物料每天的需求量是不一樣的,我們用需求波動標準差δd來衡量需求量的波動。
· 物料補貨提前期平均值LT
物料補貨提前期是從發出需求到物料到貨的時間,提前期的單位和平均需求的時間單位一致,如平均需求用天表示則提前期也用天表示。
· 物料補貨提前期波動標準差δLT
物料補貨提前期也是有波動了,我們用補貨提前期標準差δLT來補貨提前的波動。
· 缺料概率和服務水平
物料安全庫存的目的是為了避免生產斷料,然而從數學理論上,避免百分之一百不斷料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設定期望避免多大的斷料概念,通常我們期望能夠避免的斷料概率為5%或者1%,而1減去斷料概率為服務水平,如5%的斷料概率對應的服務水平為95%,1%斷料概率對應的服務水平為99%。
· 安全系數Z值
Z值是正態分布中某一個具體數據到平均值之間差值除以標準差所得的數值,在需求形成的正泰分布中為庫存設定點到平均需求的距離除以需求波動的標準差。我們可以把Z值理解為安全庫存設定的系數,95%的服務水平對應的Z值為1.64,而99%的服務水平對應的Z值為2.33.
二、 安全庫存設定的方法和適用場合
1. 需求波動法
按需求波動法設定的安全庫存能夠有效涵蓋需求的波動,此方法安全庫存設定的公式如下:
LT:物料補貨提前期平均值
δd:需求波動標準差
Z:對應服務水平的安全系數
適用場景:需求呈現波動性,而補貨提前期固定。
注意點:假設需求與提前期獨立且正態分布,需驗證數據分布。
2. 需求波動法+補貨提前期波動法
前面介紹的的需求波動法的使用場合是需求呈現波動性而補貨提前期不變,而實際情況中,即使是同一個供應商的補貨提前期也是有變化的,此時安全庫存設定除了要考慮需求波動性外還要考慮補貨提前期的波動性,此方法安全庫存設定的公式如下:
LT:物料補貨提前期平均值
δd:需求波動標準差
q:物料平均需求
δTL:補貨提前期波動標準差
Z:對應服務水平的安全系數
適用場景:需求呈現波動性,且補貨提前期也呈現波動性。
注意點:假設需求與提前期獨立且正態分布,需驗證數據分布。
3. 固定比例法
需求波動法和補貨提前期波動法涉及到大量基礎數據的收集和計算,這個庫存設定的操作帶來了不便,固定比例法擯棄了這些復雜的計算,此方法安全庫存設定的公式如下:
LT:物料補貨提前期平均值
q:物料平均需求
庫存系數:一般設定為10%-30%
適用場景:數據有限或簡化管理,適用于低價值或非關鍵物料。
優點:簡單快捷,但精度較低,需定期校準系數。
4. 歷史高法
此方法考慮了需求歷史的最高值和補貨提前期歷史的最長值,此方法安全庫存設定公式如下:
qMAX:物料歷史需求的最高值
LTMAX:物料歷史補貨提前期的最大值
適用場景:波動或不可預測事件頻繁(如自然災害)。
缺點:易導致庫存積壓,建議結合概率分析調整。
通過綜合運用上述方法,企業可根據自身精益車間的業務特點靈活設定安全庫存,實現庫存效率與風險控制的平衡。實踐中建議結合數據分析與經驗判斷,避免單一方法的局限性。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精益咨詢師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